-
國家發改委重磅表態:推動民企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哪些民營經濟領域有望最先享紅利?
發布時間:2023-01-03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2023年,我國將繼續打破各種形式的市場準入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推動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加大對民營企業紓困幫扶力度和民營企業的產權保護力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
新年暢想!2023年宏觀政策十大看點來了
發布時間:2023-01-03
新的一年來臨之際,證券時報推出2023年宏觀政策十大看點,邀您一道暢想新年宏觀政策著力點。
-
世界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項目開工
發布時間:2022-12-30
12月29日,由中國電建勘測設計的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項目雅礱江兩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正式開工建設,這是黨的二十大“加快綠色轉型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重大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
-
海太長江隧道工程69米超深地下連續墻混凝土順利澆筑
發布時間:2022-12-30
?12月20日晚,隨著吊裝指揮人員的一聲哨響,兩臺大型履帶吊穩穩地將兩節巨大的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到69米深的地連墻槽中。這是目前為止南通市海太長江隧道工程吊裝的最深的地連墻鋼筋籠,為后續主體結構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
今年春運可以坐上高鐵趕飛機:北上廣深等30城支持,省時又省錢
發布時間:2022-12-30
春節臨近,春運期間跨省出行需求或將開閘。對比傳統的火車與飛機,有一出行新模式值得關注。
-
2022年國內十大財經新聞
發布時間:2022-12-30
2022年即將過去,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厥走@一年,意義非凡。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改革開放全面深化,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之際,本報編輯部評選出2022年國內、國際十大財經新聞,以饗讀者。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明年將調整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
發布時間:2022-12-30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關稅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聯結點的作用,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2023年將調整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
-
銀川至蘭州高鐵12月29日全線貫通運營
發布時間:2022-12-29
12月29日,銀川至蘭州高鐵(以下簡稱銀蘭高鐵)中衛至蘭州段建成開通。
-
錨定服務實體經濟 資本市場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發布時間:2022-12-29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我國資本市場日益成為“硬科技”聚集地,服務創新戰略不斷提質增速。展望2023年,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關口,資本市場要發揮好在資源配置、政策傳導、預期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引導更多資本投向實體經濟,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
兩部門:三年內培育一批綠色技術創新“小巨人”
發布時間:2022-12-29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12月28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方案(2023-2025年)》,部署未來三年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工作。
-
穩就業重在擴消費 部分行業 明年先行復蘇
發布時間:2022-12-29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對第一財經表示,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將對經濟、就業市場產生較大影響。穩就業最終要靠經濟增長,目前關鍵是擴大消費需求。如果明年經濟實際增長率能夠恢復到5.5%的潛在增長率水平,那么就能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來緩解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就業壓力。
-
2023年出口不容樂觀,經濟復蘇還要靠投資和消費驅動
發布時間:2022-12-29
12月28日,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召開了第44屆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會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中國經濟雖然處在復蘇狀態,但基礎仍不穩固。目前整個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甚至出現衰退的苗頭,對于2023年經濟,三駕馬車中的出口很難比今年更樂觀,因此經濟復蘇還是要靠投資和消費驅動。想要擴大消費,就要讓民眾有錢,因此明年的第一位任務仍然是做大蛋糕。
-
福建高速路橋新材料|首片UHPC鋼棧橋橋面板成功澆筑
發布時間:2022-12-28
12月16日下午,由福建高速路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攬的福建高速首批UHPC鋼棧橋橋面板順利完成澆筑。此次生產的102片新型UHPC橋面板將用于武沙高速南平段A5標。本次UHPC橋面板的成功澆筑,標志著福建高速路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向產業化發展邁出了第一步。
-
年終盤點:這一年,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發布時間:2022-12-28
2022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年,是我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一年。
-
中國貿促會:11月全國貿促系統發放商事認證同比增長4.69%
發布時間:2022-12-28
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12月27日在中國貿促會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2年1—11月,全國貿促系統累計簽發原產地證書、ATA單證冊、商事證明書等各類證書489.31萬份,較上年同比增長4.69%。
-
恢復跨境人員流動 為經濟重回正軌創造良好條件
發布時間:2022-12-28
國家衛健委12月26日發布公告,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冠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冠感染實施“乙類乙管”。這是自2020年1月20日我國開始實施嚴格的傳染病甲類防控措施后,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這次調整將極大方便人員出入境,具體包括:來華人員在出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且結果陰性即可入華,取消入境后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取消“五個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進一步優化復工復產、商務、留學、探親、團聚等外籍人士來華安排,提供相應簽證便利,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等。
-
地方經濟工作會議陸續召開 恢復消費、鼓勵民營經濟要這么干
發布時間:2022-12-28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后,各地陸續召開地方經濟工作會議。近日,四川、貴州、遼寧、江蘇等多個省份集中召開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部署。
-
2021年GDP最終核實數公布,專家解讀
發布時間:2022-12-28
中國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關于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最終核實的公告,經最終核實,2021年,GDP現價總量為1149237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了556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4%,比初步核算數提高0.3個百分點。
-
深切緬懷并沉痛悼念游寶坤教授
發布時間:2022-12-27
2022年12月25日,我國著名建筑材料專家,混凝土行業著名專家學者、U型混凝土膨脹劑發明人,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資深教授游寶坤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
北沿江高鐵南通特大橋首根樁基澆筑完成
發布時間:2022-12-27
據了解,目前上海至南京至合肥(北沿江)高鐵南通特大橋首根樁澆筑已于12月18日上午完成,標志著該橋基礎施工正式步入快車道。
-
牛田洋特大橋主橋開始橋面系施工 鋼桁梁橋面超高韌性混凝土首次澆筑
發布時間:2022-12-27
12月22日上午,牛田洋快速通道控制性工程牛田洋特大橋主橋鋼桁梁橋面開始首次澆筑,標志著主橋正式拉開橋面系施工序幕。
-
粵港澳大灣區會展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澳門舉辦
發布時間:2022-12-27
主題為“灣區會展、共贏共享、出新出彩”的粵港澳大灣區會展高質量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12月23日在澳門舉辦。此論壇為2022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的分論壇,大會主會場設在珠海,會展分論壇設在澳門,是珠澳會展業“一會兩地、聯動雙贏”新模式的實踐。
-
優化五大政策組合 加大財政貨幣調控力度
發布時間:2022-12-27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為推動明年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財政、貨幣、產業、科技、社會五大政策。
-
國家統計局:1—11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結構持續改善
發布時間:2022-12-27
11月份,受疫情反彈和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工業生產有所放緩,企業經營壓力加大,但利潤結構持續改善。
-
萬億級地方債蓄勢 明年財政提前發力
發布時間:2022-12-27
近日地方密集加快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為了給項目籌資,已經有10多個省區市公布了明年1月乃至一季度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計劃,發債規模超過6000億元。專家普遍預計,明年一季度新增債券發行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
曾被認為是“修建鐵路的禁區”!這條鐵路,后天全線貫通運營→
發布時間:2022-12-26
12月26日,隨著新成昆鐵路峨眉至冕寧段建成通車,全長915公里的新成昆鐵路將實現全線貫通運營,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旅行時間將大幅壓縮,最快分別3小時、5小時、7.5小時可達。
-
2022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發布時間:2022-12-26
25日,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人士共同評選出的2022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
創寧夏四項紀錄!中衛下河沿黃河公路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
發布時間:2022-12-26
12月22日上午11時30分許,隨著最后一塊主縱梁吊裝到位,由寧夏公路管理中心建設管理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十四五”交通重點工程——中衛下河沿黃河公路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為2023年順利實現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
低碳水泥應用在南京日報社地塊改造項目
發布時間:2022-12-26
位于熙南里中心位置的南京日報社地塊東臨絨莊街,北至千章巷,東南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熙故居”。南京日報社地塊項目總占地約 1764 平方米,此次改造完成的熙南里大師工作室位于地塊北側,其前身最早是南京日報社的工作場所,80 年代中期改造成為日報社職工宿舍,5 層高的體量總建筑面積約為 3515 平方米。
-
臨沂通達路祊河橋鋼橋面鋪裝用上澆筑式瀝青
發布時間:2022-12-23
截至目前,臨沂市通達路祊河橋南北引橋瀝青攤鋪均已完工,主橋鋼橋面已完成東半幅澆筑式瀝青攤鋪,預計23日完成西半幅澆筑式瀝青攤鋪。